坚定信心 深化改革
奋力推进高水平防灾特色大学建设
——防灾科技学院行政工作报告
任云生
(2020年10月3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防灾科技学院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八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受大会主席团的委托,我向大会作学校行政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请各位特邀代表、列席代表提出宝贵意见。
本次“双代会”是学校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本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八年来学校的工作成效和经验,认真查找短板和不足,科学研判学校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机遇挑战,系统谋划今后学校改革发展总体框架、战略目标、工作思路和重要举措,全面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质升级,坚定信心、深化改革、为奋力推进国内知名高水平防灾特色大学而努力奋斗。
第一部分 过去八年学校工作回顾
第四届教代会以来,在中国地震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学校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及系列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狠抓政治巡视整改,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干部职工不断解放思想、凝聚共识、转变作风,学校“十三五”规划扎实推进,在提高办学层次、优化队伍结构、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建设国内知名高水平防灾特色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办学实力得到明显提升
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注重顶层设计,面向国家防震减灾、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优化学科布局。以防灾特色行业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发展举措和条件保障。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计划”,重点支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固体地球物理学、地质工程分别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第四纪地质学等优势学科的实力明显提升。
实施“学科专业交叉支持计划”,打破院部设置与学科局限,推进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培养方向)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和化学等专业的交叉融合,八年来,新增通信工程、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物联网工程、地理科学、网络与新媒体、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投资学、应用心理学、环境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等13个专业,逐渐构建形成防灾减灾核心类、支撑类、拓展类专业群,形成较为完善的防震减灾专业体系。学校新增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2项、河北省高校精品课程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流课程共8门、省级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各1个、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2个实验教学项目入选河北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
一是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探索拔尖人才培养路径,试点实施张衡班、卓越班、鲁班班、地震仪器协同创新班、会计试验班等5个行业班;不断优化完善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体系不断优化。学生生源质量明显改善,新生报到率逐年攀升。8年累计招收本科生18934名,培养本科毕业生18139人,地球物理类、地质类、土木类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考研率达到30%以上。本科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实践能力不断提升,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80余项,获得省部和国家级学科竞赛、创新大赛等奖励1000余项,获奖学生达2184人次。
二是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学校抓住“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的发展机遇,实现办学层次和培养质量的提高。逐步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强化研究生教育管理,积极推进地震系统协同育人机制,实施“一个面向、两个强化、三个能力、四个过程”培养模式,制定“长于行业特色、宽于专业口径、高于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013年以来,累计招收硕士研究生343名,毕业并获得学位研究生153名;研究生发表三大检索论文近20篇、中文核心40余篇,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软件著作权近30项,4名学生出国访学、参加国际会议,30余名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共享杯”地震科学数据应用等大赛中取得佳绩,毕业研究生在防灾减灾救灾行业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就业率高达83%。
三是继续教育工作不断加强。积极发挥“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作用,适应防震减灾行业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需求,逐步完善以青年科技骨干、管理人才和基层一线业务人员为主体的地震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着力提升继续教育实效性,推进培训管理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建设。对接地震人才工程,建立分级分类的培训制度和课程体系,防震减灾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八年来,开设培训班115个,培训人数达6148人。
三、提升科研和服务水平,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是科技和产业工作开创新局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八年来,我校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3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及专题8项(其中3个二级课题、5个三级子课题)、省部级科研项目180项,累计科研经费超1.2亿元;2018年成立北京防灾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展产学研成果转化途径,公司成立以来,签订技术服务类合同173项,合同额超3300万元。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70篇,其中三大检索311篇,公开出版专著(译著)93部;获省级以上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学校成功获批建设“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地震灾害防御与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地震局建筑物破坏机理与防御重点实验室”,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实现突破。
二是对外服务、合作交流稳步推进。不断拓宽社会服务领域,承担防震减灾规划、地震安全性评价、活断层探测、震害预测、地质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等社会服务项目200余项。深度参与芦山、鲁甸、九寨沟、松原等重大地震灾害现场救援、科学考察、灾害损失评估及中小学房屋破坏情况考察工作。学校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环境灾害减灾教席项目国际协作单位”、“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人工智能协同育人工作委员会(AEEE-AIC)成员单位”。与中国冶金一局合作共建城市安全与地下空间研究院,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与省地震局、局属单位、相关高校等50余家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学科建设、师资培养、科学研究、实践教学基地共建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成立涉震舆情研究室,编制涉震舆情分析报告400余份。积极推进留学生教育计划,完成留学生招收审批备案工作。举办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防灾减灾学科建设与学术研讨会等高水平学术会议30余场。先后派出100余人次赴境外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80余位境外专家学者来校访问交流,学校的知名度、影响力与竞争力不断提升。
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明显加强
坚持引培并重,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稳步推进岗位聘任与管理、绩效工资分配等系列改革,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5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0人、副高级职称18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2人,占专任教师23.74%,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52人(校内61人、校外91人)。近8年,学校累计引进专任教师130人,其中学术学科带头人2人,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24人,具有博士学位75人、硕士学位54人,调出教师42人。8年来,143人晋升副高级职称,30人晋升正高级职称,67人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36人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项目和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青年骨干人才项目,102人次作为访问学者,先后赴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开展交流访学。土木工程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8个团队获批省部级教学团队,1个团队获中国地震局创新团队,3人获政府特殊津贴,40余人荣获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骨干人才、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教学名师、青年人才等荣誉称号。
五、深入贯彻以生为本理念,学生工作取得新成就
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意识,以“四项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水平。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推进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程;二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和组织建设,努力提升辅导员能力素质,发挥学生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加强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建设,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是加强学风建设,通过学科竞赛、经验交流、学术讲座、违纪处理等多种形式,促进优良学风养成;四是加强载体建设,精心设计入学教育、新生军训、重大节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培养综合素质,服务成长成才。学校荣获“河北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获河北省教育厅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立项,16人次获“河北省先进德育工作者”荣誉称号,8人次获“河北省大家访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制定学校章程,全面推进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累计制定、修订制度200余项,推进学校依法治校进程。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强化好干部标准,严格规范选人用人程序,落实岗位交流、能上能下选拔调整机制,干部队伍结构更加优化、综合素质整体提升。通过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岗位设置及聘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深化人事管理和工作分配制度改革。推进教学科研单位去行政化,完善内设机构设置,整合成立14个二级学院,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财务和资产管理,建立预算编制、项目执行、效果评价、结果反馈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加强收支管理和审计监督,完善财务公开制度、审计结果使用和责任追究制度。学校财务预算收入不断增加,年度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2.61亿元增至2019年的3.85亿元,固定资产总值达10.23亿元。
七、重视文化育人功能,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显著
秉持“政治统领、中国气派、大学品位、防灾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着力培养造就可堪扶危定倾责任和民族复兴使命的防灾减灾救灾专业人才。5·12防灾减灾宣传周、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组织参加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等活动已成为学校文化品牌。问地苑、思玄苑、铭省廊等特色校园环境文化,处处向师生传播着防灾减灾知识和理念。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项目荣获河北省高校优秀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铸魂、建制、赋形、强能”构建防灾特色校园文化体系》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立项。
八、积极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全力做好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餐厅等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加快黄金海岸教学实习基地改造升级,努力使基地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加强信息化基础环境设施建设,完成了智慧校园二期、北校区数据中心主干网络结构优化改造和南北校区无线网络覆盖建设,全校推行融合统一的移动端协同办公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深化信息化对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支撑作用,探索互联网+时代下的适应学校发展途径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模式。健全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构建人防、物防和技防的“三防联动”机制,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二是重视改善师生工作、学习环境,关心教职工发展,关心学生全面成长,切实提高师生幸福感和获得感。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联络,协调解决引进人才落户、子女上学等问题。稳步提高教师待遇,八年来教职工人均年收入累计增长超过50%。逐步完善奖、助、补、贷和绿色通道、勤工助学等资助体系,八年累计资助学生金额超1.3亿元。完成南校区文德楼、北校区基础教学楼等20余项基础设施建设,北校区天仪楼顺利投入使用,学生公寓空调安装顺利完成,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面覆盖。不断完善公共服务,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关怀离退休教职工生活,鼓励离退休同志心系学校发展建设。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学校八年来的发展历程,深刻体会到,学校的发展,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坚定道路自信;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理念;必须完善管理体制,强化工作落实;必须加快外引内培,优化人才梯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我们深知,学校取得的每一份成绩、每一点进步,都是在中国地震局党组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智慧、心血与汗水的结晶。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热爱防灾、奉献防灾、关注防灾,为防灾发展辛勤工作、奋力拼搏的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第二部分 学校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无论是国际国内形势还是教育自身发展都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教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重要时期和关键阶段。站在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我们既要认真梳理和总结发展经验,也要清醒审视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救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系列重要论述;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新时代开启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指明方向;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深刻阐述了应急管理的重要作用、重要职责和重要使命,提出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中国地震局党组印发系列文件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并对学校改革发展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都为新时期学校发展建设带来了机遇、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要切实落实党中央、中国地震局党组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战略部署,系统安排综合改革重点任务,抓住当前制约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不断开辟学校发展新空间;要敢于和善于推动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从根本上打破束缚、释放活力,充分发挥办学要素的最大效益。要切实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推进依法依规治教治校,加快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建设,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们深刻认识到:当前学校改革发展的主要矛盾是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事业、经济社会和师生发展需求与学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从国家需求层面看。目前学校服务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事业能力不足。突出表现为学科整体实力弱,培养的人才层次低,高水平学术领军人才严重短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行业贡献率与社会影响力偏低。要进一步集中力量,眼界向高、举措向实,围绕国家战略,在行业一流学科、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
——从社会需求层面看。目前学校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能力不足。要适应新常态下教育发展导向从供方市场向需方市场的转变,以提高质量、强化特色为基础,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学研用一体化等方面加快升级,全面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从教育发展规律要求看。需要进一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使学校发展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学校内部治理要更加依法依规,办学模式要更加开放融合,人才培养要更加注重能力素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要加大推进力度,国际化办学和合作教育亟需提升水平等。
——从师生集体和个体发展需求看。目前学校教学科研资源和服务保障能力与师生发展需求还不相适应。努力拓宽筹资渠道,提高校内各类资源整合利用水平,提升后勤及服务保障能力至关重要。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学校各项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和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总结经验,正视存在问题,明确目标任务,坚持道路自信,全力推进学校事业内涵式发展,加快国内知名高水平防灾特色大学的建设进程。
一、基本思路和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适应“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制和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要求,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强化特色”的基本思路推进学校改革发展。
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优化学科布局,实现从单灾种学科到多灾种学科转变,构建面向综合自然灾害防治的学科体系;加强院所协同发展、提质升级,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与规模,建立全日制教育与继续教育培训相兼容,结构合理的教育教学体系,满足行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推进依法治校、依规管校,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
二、重点工作
(一)科学谋划,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系统总结学校“十三五”规划实施过程的经验,在充分体现前瞻性的原则下,科学编制以“十四五” 规划为主体的中长期发展总规划,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规划、科学研究与产学研一体化规划、研究生体系建设发展规划、资产配置与综合保障规划;各二级教学科研单位根据学校发展总体目标编制本单位发展规划,即“1+4+N”模式。要扎实谋划学校综合改革方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事业发展为导向,既有战略眼光,注重顶层设计,立足全局谋划长远;又要有务实举措,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推进改革。
(二)优化调整,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立足防震减灾行业,面向“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制的迫切需要,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防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应用型大学为目标。立足地震与地质灾害,面向自然灾害和应急管理,按灾害的自然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和灾害风险管理,形成满足“灾前”、“灾中”和“灾后”全链条一体化教育和科技需求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和学科体系;根据办学资源和社会需求,动态调整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进一步增强现有专业的行业特色。办学层次以工为主,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留学生教育,扩大成人学历教育和行业技术培训,形成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本科教育为主体、留学生教育为补充,学历教育和教育培训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满足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三)加大投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坚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协同育人作为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体内容。加大招生就业工作力度,坚持生源质量导向,实施“优质生源工程”,优化招生策略,创新工作方法和招生模式,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借鉴国内外先进培养模式,依托优势与特色学科专业,积极探索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加大教育教学资源投入,逐步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优先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提升实验室、校内外实践基地、实践教育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对教育教学的支撑能力。
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以科教融合为机制保障,搭建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创新研究生多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
推进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深化与中国地震局、应急管理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合作,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培训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成集学习、管理、交流为一体的兼容、开放、共享、集成的现代化网络教育平台。
(四)引育并举,着力提升师资水平。进一步以学科战略布局引领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升资源筹措力度、整合能力和利用效率。建设适应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建设需要,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具有竞争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人才队伍。继续加大学科和学术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围绕学科专业建设,调整和优化引进优秀博士的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注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同步提升。坚持团队评价和个体考核并重,鼓励团队合作和协同创新,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有利环境。加快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使广大教师各守其土、各负其责、各有所成、各得其益。
(五)激发活力,着力增强科研能力。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以创新平台和项目为支撑、创新团队为核心、创新性成果和服务社会为标志的科技创新体系,力争科研项目数量、科研经费、高水平科技成果逐年递增。推动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个内涵式转变:即科研由数量支撑为主向质和量并重转变,科研攻关由单兵作战为主向团队协作、多学科协同为主转变,科研资源由分散垄断向集中与共享为主转变。组建协同创新平台,积极争取教育部、中国地震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科学谋划科技园、北京防灾科技有限公司的准确定位并尽快产生经济社会双重效益。立足学科专业优势和已有省部级科研平台、校属研究机构的特色优势,整合优化,转型升级,协同创新,打造行业特色鲜明和具有影响力的科研创新团队。
(六)增效挖潜,合理优化条件保障。资源条件保障是提升学校内涵、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备条件。针对目前存在的校园功能、结构、布局与学校发展需求的多重矛盾,一要统筹做好校园规划调整工作,适度新建和整合优化资源,助推学校内涵建设,提升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能力;二要深化后勤改革,进一步理顺关系,盘活经营性与非经营性两种资产,充分发挥后勤优质高效保障、盘活存量资产和服务育人的三大功能;三要通过扩大学校占地面积,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办学空间。
(七)开放交流,加快国际化办学进程。建立健全国际合作交流机制,搭建国际教育教学与科研合作平台,促进科学研究国际化,加强与境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提升对外学术影响力,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全过程。建立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实质性合作机制,实现招收留学生和优秀学生出国(境)访学交流。加快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加大专任教师海外研修力度。
(八)关注民生,持续增强师生员工的幸福感。继续重视改善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关注职工身心健康,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健全师生反映诉求的畅通渠道和回应机制。继续做好离退休老同志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全力打造平安校园、智慧校园、美丽校园,为民生幸福创造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同志们:2020年是学校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谋划“十四五”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及未来几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在中国地震局党组和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内涵发展,为建设国内知名高水平防灾特色大学而不懈奋斗!